聚力建设西部精品农业样板区——静宁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侧记

发布日期:2024-10-21 10:50 来源:新华社

金秋的静宁,红果满枝,果香四溢,“丰”景如画。

金秋的静宁,宾客齐聚,共建合作平台,拓展产销渠道,展示发展成果,提升品牌知名度,共同推动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

10月16日,中国苹果第三届产销峰会暨“静宁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如期而至。

此时此刻,丰收的喜悦在静宁的每个角落澎湃,而对未来发展更是充满期待。这不仅仅是一场庆祝硕果累累的盛宴,更是在这片果香四溢的土地上,聚力共绘合作与发展新篇章的起点。

静宁苹果,绿色天然的“健康果”

平凉市位于北纬35°的黄金农业带上,是全球公认的苹果优质产区,也是全国苹果的最佳适生区。“静宁苹果以其独特的品质和风味,被誉为绿色天然的‘健康果’。”平凉市政府党组成员何鹏峰说。

自上世纪80年代初,平凉人就将致富的希望寄托在这颗小小的苹果上,40年来,平凉历届市委、市政府把苹果产业作为强市富民的主导产业,经历了探索起步、试点示范、规模发展的艰辛历程,将小苹果培育成了带动全市经济发展的大产业,走出了一条生态经济融合发展的成功路子,创造了黄土高原的苹果奇迹。

静宁苹果以其端正的果型、鲜亮的色泽、清脆甜美的口感、细腻的肉质,以及高硬度和耐储存的特性,成为了名副其实的营养果、养生果。

目前,平凉市的优质苹果面积已达150万亩,形成了以葫芦河和泾汭河流域为核心的两个优质苹果生产带,并建立了7个国家级示范园和53个省级示范园。苹果产业的总产值超过120亿元,全产业链产值超过200亿元,产品远销美国、俄罗斯、东南亚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3年,“静宁苹果”更是搭乘“雪龙”号极地科考船出征南极。

静宁苹果,带农富农的“致富果”

“我家正在采摘销售片红富士,以每斤4.8元的价格被订购,今年又是个丰收年。”种植大户李建祥笑着说。

在苹果展区,来自庄浪县的带货主播阿栋正在直播介绍:“家人们,静宁苹果太好吃了,个大、味甜,口感脆,下单备注。”

……

静宁苹果不仅规模宏大、效益显著,更是带农富农的“致富果”。

近年来,静宁县通过全域规划和科学绘制产业“图谱”,历经零星栽植、示范推广、规模扩张、转型升级四个阶段,深入实施“八大行动”,创新推行“七动协同”模式,全县苹果栽植面积稳定在100万亩以上,成为全国规模栽植第一县。人均果园面积达到2.34亩,户均10亩,农民人均果品纯收入超过7500元,成为农民的“致富果”“幸福果”“圆梦果”。

当前,平凉市正聚力推进全省工业转型发展创新区、西部现代精品农业样板区、西北文旅康养融合先行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先进城市建设……

静宁苹果,前景广阔的“产业果”

“静宁苹果”先后荣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中国驰名商标等8张国家级名片和“中华名果”等18项大奖,荣登中国农业区域公用品牌榜十强,入选国家精品品牌培育计划,荣获2023中华品牌商标博览会金奖,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达到181亿元,“静宁苹果”产地收购价连续18年领跑全国……已成为“甘味”农产品的“头号代表”,平凉特色产业发展的“金字招牌”。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届产销峰会举行的招商引资项目和果品销售协议签约仪式上,平凉市与全国多家知名企业达成了丰硕成果。签约招商引资项目24个,签约额68亿元;签订果品销售协议180个,签约额44亿元。

“静宁苹果”以其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广阔的市场前景,成为了充满希望的“产业果”。

近年来,平凉市把静宁苹果作为重点产业链之一,持续强化科技赋能,加快品种更新,推广先进栽培模式,大力发展精深加工,制定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和质量标准体系,推动静宁苹果产业节节攀高、市场欣欣向荣、品牌蒸蒸日上。

“‘静宁苹果’产业发展的成功密码在于其独特的资源禀赋、绿色的生态环境、绝佳的品质果貌、标准的栽培管理、完备的产业集群支撑、全链的政策扶持激励以及驰名的‘金字招牌’引领。”平凉市委书记王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