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人均果品收入破7300元!“静宁苹果”年度“成绩单”来了!
发布日期:2025-01-15 09:07 来源:中新网甘肃
中新网甘肃新闻1月13日电 自2024年起,平凉市林业和草原局致力于“三区一城市”建设,重点推进“老劣果园更新”和“产业链增值”,科学规划开局,努力克服困难,重点提升果园质量、产业链延伸和招商引资,全力推动“静宁苹果”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产量和单产水平的“双提升”,产量较2023年增长12.9%,单产水平同比增长13%,农民人均果品收入超过7300元。
突出重点“谋”,持续优化顶层设计
该局全力推进“静宁苹果”产业转型,制定任务分解表,并由汇报链长召开4次调度会,全面推动产业链工作。全面落实“静宁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和31条政策措施,衔接市财政局安排奖补资金472万元,静宁、泾川、灵台、崇信分别制定配套方案和政策,落实奖补资金843万元。委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中国苹果产业协会专家团队编制“静宁苹果”产业布局、产品布局、市场布局三个中长期规划和系列团体标准,为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定向领航。
图为静宁苹果种植基地 平凉市林草局供图
严格标准“管”,切实提升果园质效
市县成立专家服务团,分级进行果园管理技术培训,重点在秋冬季管理时期。通过市级专家巡回培训和百日攻坚活动,全市共举办1268期培训,覆盖20.72万人次。强化果园提质增效,实施果实套袋、科学修剪、合理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标准化措施,管理果园提质增效140万亩。关注开花坐果、着色膨大等关键期,与气象部门合作,发布《平凉果业气象服务专报》,有效防御霜冻、冰雹等灾害,确保全年无重大低温霜冻和冰雹灾害。苹果产量增至254万吨,一产产值达150亿元,同比增长25%,优果率提高3个百分点至76%。
聚焦四新“抓”,调优品种布局结构
该局通过四种模式:改老建新、插空补植、改造提升、改制经营,在庄浪万泉、静宁仁大等乡镇建设示范园41个,推动全市更新改造老果园14.95万亩,认定示范园71个,补助面积7.3万亩。引进新品种49个,建设山地免立架矮化果园2.31万亩、川塬地矮砧密植果园0.97万亩,矮化密植果园超30万亩。推行土地流转、入股联营等方式,在静宁合作建园1500亩,培育农业产业化联合体2个。
图为静宁苹果科创馆 平凉市林草局供图
科技赋能“促”,激活产业发展动能
平凉市林草局举办苹果栽培研讨会和协作年会,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合作开展“静宁苹果”产业链培训,设立“博士服务站”和“静宁苹果专家工作站”。利用丘陵山区农用小型机械推广,普及27类果园新农机。推动智慧果业发展,创建苹果价格指数,专题调研产业发展问题,发布62条稿件。建设崆峒区冷链物流园、庄浪县智能化平台和静宁苹果科创馆,发展5035亩智慧果园,提升苹果产销大数据和智能监测水平。
主动对接“引”,加快延链补链强链
该局实施了106个产业链重点项目,其中100个项目已全面开工,开工率达94%,投资完成39亿元,完成率达89%。静宁县苹果加工产业集群被认定为省级特色产业集群。通过在北京、西安等地的宣传招商,静宁苹果进入大湾区禹佳电商平台,红六福苹果进入美国市场,与俄罗斯远东地区洽谈合作,苹果出口额达1.8亿元。第三届中国苹果产销峰会暨“静宁苹果”产业招商推介大会上,签约总额达112亿元,包括24个招商引资项目68亿元和180个果品销售协议44亿元。
图为静宁苹果。平凉市林草局供图。
加强宣传“售”,品牌影响力再攀新高
该局加强与苹果产业协会等组织的沟通,开展市场分析和价格预报,向果农推送销售信息和指导价,引导适时销售,规避市场风险。组织赛园赛果等活动,邀请媒体宣传,扩大“静宁苹果”影响力,助力销售。2024年苹果收购价持续领跑全国。品牌获得多项荣誉,位列2024中国区域农业产业品牌影响力指数TOP100第38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