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宁苹果指数亮相中国品牌日活动
发布日期:2025-05-12 09:00 来源:新华财经
5月9日,以“山河脉动 共链未来”为主题的新华指数赋能高质量发展2025夏季发布活动在浙江德清成功举办。本次夏季发布聚焦数字经济时代产业升级路径,集中发布多项指数研究成果。会上,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向与会嘉宾全方位展示静宁苹果产业的独特魅力与发展潜力,邀请各方携手共拓产业发展新路径。
“吃遍天下苹果,还想静宁苹果”

图为静宁苹果产地果品
静宁苹果的卓越品质,源于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与数十年如一日的匠心耕耘。静宁县地处35°黄土高原,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为苹果种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这里年均光照超2200小时、昼夜温差达12℃以上,加之土壤肥沃,富含多种矿物质和有机质,为苹果的生长提供了丰富的营养,构成苹果生长的“黄金生产带”,被农业农村部划定为黄土高原苹果优势产区之一。在这样的自然条件下,静宁苹果以其外形端庄、色泽艳丽、肉质细嫩、酸硬度适中、货架周期长等特点,深受消费者喜爱。
据统计,目前全县果园面积稳定在100万亩以上,是全国规模栽培第一县,2024年苹果总产量121.6万吨,实现产值75亿元。

图为活动现场
在静宁县政府的科学规划下,全县锚定“一区三园两辐射”的发展格局,扎实推进“三区一基地”和“五区联创”战略。在老果园改造过程中,遵循“政府引导、农户主体、科技赋能”的原则,不断提高资金投入力度,在对灌溉系统、道路设施等进行全面升级的同时,推行“矮化宽行密株+水肥一体化”和“乔砧+短枝型品种”的改造模式,通过品种改良、矮砧密植等技术创新,使静宁苹果的商品率、优果率分别达到95%和80%,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中的品质标杆。
近年来,静宁县每年改造老果园2万亩,通过品种改良、技术升级,已集中打造威戎武家塬、双岘团庄等8个500亩以上的示范点。并通过进行复耕打孔、土壤消毒等前期作业,目前已从南到北栽植了84万株抗重茬优质脱毒苗木,多品种搭配、错峰上市的市场竞争格局已初步形成。
“黄金地带”铸造“黄金品牌”

图为活动现场静宁苹果推介专题展示
静宁县委书记王蕾表示,依托北纬35°黄金产区所带来的天赋生态,静宁40年深耕百万亩果园,建成69.4万亩ISO/GAP国际认证基地,以“高原有机”淬炼出可溶性糖含量超全国均值31.2%的极致脆甜。自主培育“静宁1号”等优良品种,建成年产 200 万株的脱毒苗木组培中心,支撑起95%果品商品率、地头收购价“十九连冠”的行业标杆,斩获国家地理标志、中欧地理标志协定首批认证等46项知识产权。
除此之外,静宁不断推进全产业链布局,静宁苹果科创馆、京东物流园、智能分选中心与万吨精深果汁加工线串珠成链,65万吨冷链仓储、34家出口企业借力“陆海新通道+海外仓”模式,让这颗“陇原红果”畅销欧盟、中亚等22个国家和地区,登顶甘肃苹果出口创汇县域榜首。
王书记提出,乘数字农业东风,静宁正以品种品质品牌“三品”齐抓、绿色化规模化标准化“三化”并进的战略,加速迈向百亿级产业集群,全面构建优质种苗、高端基地、电商销售、果文旅融合发展的现代苹果产业体系,诚邀世界共赴静宁,品味这份“香甜爽脆、韵味绵长”的脆甜答卷!

图为活动现场静宁苹果专题展台
经过四十余年不断耕耘,“静宁苹果”作为地方的核心产业,已成为县域经济核心支柱和富民强县的重要引擎,更成为当地人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支柱。静宁县政府也以打造“中国苹果之都、国际交易中心”为目标,在政策协同和要素保障支持下,通过“一基地六中心”建设,推动全产业链实现从规模扩张向效益提升、粗放经营向集约发展的转型,构建起集生产、加工、储运、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化产业体系,通过全链条附加值挖掘,形成覆盖苹果全生命周期的增值模式。

图为新华·中国(静宁)苹果价格指数走势图(单位:点)
新华·中国(静宁)苹果价格指数结果显示,静宁苹果新产季整体发展保持高位稳定运行态势,截至2025年5月5日,指数报1871.53点,较前一产季同比上涨278.05点,涨幅17.45%。同时,指数已连续四个月呈现波动上行走势,五一节日期间再度刷新产季内运行峰值,月度平均增长75.99点,涨幅4.85%。
新华·中国(静宁)苹果价格指数由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与静宁县人民政府共同推出,通过打造苹果价格监测工具,以持续权威的发布和专业化的运营,向市场参与者提供有效的价格参考基准和市场信息,树立苹果优质优价市场形象,推动产业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助力数字化升级。同时,打造苹果产业新名片,以创新的现代化农业形式进一步提升静宁苹果的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和市场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