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出提质“组合拳” 收获增效“成绩单”—— “静宁苹果”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
发布日期:2025-02-13 09:21 来源:平凉市林草局
近年以来,市林草局紧盯“三区一城市”建设,聚焦“老劣果园更新迭代、延链补链融合增值”两大重点,科学谋篇开局,全力攻坚克难,突出抓好果园提质、延链补链和招商引资等重点工作,全力打好“静宁苹果”产业壮骨夯基转型领跑攻坚战,全市“静宁苹果”产业实现“双提升”,产量较去年增长12.9%,单产水平同比增长13%,农民人均果品收入突破7300元。
突出重点“谋”,持续优化顶层设计。全力打好“静宁苹果”产业壮骨夯基转型领跑攻坚战,制定任务分解表,汇报链长先后4次召开调度会,全力推动产业链各项工作。全面落实“静宁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和31条政策措施,衔接市财政局安排奖补资金472万元,静宁、泾川、灵台、崇信分别制定配套方案和政策,落实奖补资金843万元。委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中国苹果产业协会专家团队编制“静宁苹果”产业布局、产品布局、市场布局三个中长期规划和系列团体标准,为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定向领航。
严格标准“管”,切实提升果园质效。市县组建专家服务团,逐级开展果园管理技术培训,抓住果园秋冬季管理关键期,开展了市级果业专家巡回培训和冬季果园管理培训百日攻坚活动,全市累计开展培训1268期20.72万人次。狠抓果园提质增效,全面落实果实套袋、科学修剪、合理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标准化管理措施,完成果园提质增效管理140万亩。紧盯开花坐果、着色膨大等关键时期,与气象部门联动,及时印发《平凉果业气象服务专报》,狠抓霜冻、冰雹等灾害性天气防御,全年未遭受大的低温霜冻和冰雹灾害,苹果产量大步提升至254万吨,一产产值150亿元,同比增长25%,优果率提升3个百分点,达到76%。
聚焦四新“抓”,调优品种布局结构。采取改老建新、插空补植、改造提升、改制经营四种模式,在庄浪万泉、静宁仁大等乡镇抓建示范园41个,带动全市完成老果园更新改造14.95万亩,认定改老建新和提质达标示范园71个,补助面积7.3万亩。坚持“四新”赋能,引进培育晚熟富士、静宁1号等新优品种49个,全市建成山地免立架矮化果园2.31万亩、川塬地矮砧密植果园0.97万亩,矮化密植果园突破30万亩。积极推行土地流转、入股联营等方式,在静宁合作建园1500亩,培育德美、贡禾农业产业化联合体2个。
加强宣传“售”,品牌影响力再攀新高。加强与中国苹果产业协会、果品流通协会等组织的沟通交流,科学开展市场分析、精准发布价格预报,分地域、分品种、分规格向果农推送销售需求信息和指导价,引导适时适价销售,最大限度规避市场风险。市、县相继组织开展赛园赛果赛技赛销、农民丰收节和“百名果商主播产地直采”等活动,邀请新闻媒体宣传报道,不断扩大“静宁苹果”影响力,助力产地销售。今年苹果地头收购价在3.2—6元/斤,持续领跑全国。“静宁苹果”品牌再获中央气象台和中国天气网联合授予的“节气名优特产品名录”入榜产品证书、“三产融合创新品牌”、地理标志AAA知名商标品牌等多项殊荣,位列2024中国区域农业产业品牌影响力指数TOP100第38位再攀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