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三抓三促”行动|静宁苹果奏响产业发展新华章

发布日期:2025-02-14 09:10 来源:平凉市融媒体中心

2024年,静宁苹果犹如一颗璀璨明珠,在陇原大地上熠熠生辉。从果园到市场,从生产到销售,从产业升级到品牌塑造,静宁苹果产业链全方位突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为区域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数据见证辉煌。静宁苹果产业的规模与效益实现了双丰收。产量达254万吨,较上年增长12.9%,单产水平同比增长13%。这一增长不仅是数字的攀升,更是果农辛勤劳作与科学种植的成果。农民人均果品收入突破7300元,苹果地头收购价每斤3.2元至6元,在全国持续处于领先地位。优果率提升至76%,高品质的苹果赢得了市场的青睐,也让果农的钱包更鼓了。这背后是市林草局、静宁县有关部门大力推动标准化管理的结果。在140万亩果园里,果实套袋、科学修剪、合理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标准化措施得到全面落实,保障了苹果的产量和品质。

品牌影响力的提升,让静宁苹果在全国乃至国际市场上声名远扬。“静宁苹果”品牌位列2024中国区域农业产业品牌影响力指数TOP100第38位,还获得了中央气象台和中国天气网联合授予的“节气名优特产品名录”入榜产品证书等多项荣誉。为了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当地积极开展各类品牌推广活动。第三届中国苹果产销峰会暨“静宁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招商推介大会盛大举办,吸引了众多行业专家、企业代表和采购商参与。开幕式上,“静宁苹果”系列团体标准成果发布,为产品质量提供了明确规范;苹果价格指数运行情况公布,为我市苹果市场形势分析提供了重要依据;“静宁苹果产业研究院”正式揭牌,为产业的长远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大会举行了招商引资项目和果品销售协议签约仪式,共签约招商引资项目24个,签约额68亿元;签订果品销售协议180个,签约额44亿元,进一步拓展了市场渠道,提升了品牌影响力。

科技赋能为静宁苹果产业的升级按下了“加速键”。新品种引进培育工作不断推进,2024年共引进49个新优品种,丰富了苹果的品种结构。晚熟富士、静宁1号等品种在果园里茁壮成长,为不同季节的市场供应提供了保障。在果园建设上,山地免立架矮化果园建成2.31万亩,川塬地矮砧密植果园建成0.97万亩,矮化密植果园突破30万亩。这些新型果园采用先进的种植技术,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苹果产量。市、县组建的专家服务团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深入果园,开展市级果业专家巡回培训和冬季果园管理培训百日攻坚活动,全市累计开展培训1268期,培训人数达20.72万人次。果农们通过学习,掌握了更科学的种植技术,提高了果园管理水平。智慧果业的发展也让静宁苹果产业更具竞争力。27类果园实用新农机得到普及,升降平台、风送式喷药机等提高了生产效率。冷链物流园、智能化应用平台和苹果科创馆的建成,以及5035亩智慧果园的建设,实现了苹果从种植到销售全过程的智能化管理。新华·中国(静宁)苹果价格指数常态化发布,更是为市场交易提供了权威参考。

产业融合发展成为静宁苹果产业的新亮点。以苹果为核心,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静宁县苹果加工产业集群被认定为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果汁、果脆等果品精深加工产品不断涌现,提升了产品附加值。在文旅融合方面,静宁县35°苹果谷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充分利用苹果资源,打造了苹果主题的雕塑、景观和互动体验项目。苹果文化节、苹果采摘节等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让人们在欣赏美景、体验采摘乐趣的同时,也加深了对静宁苹果的了解,提升了品牌影响力。在苹果采摘节期间,游客们走进果园,亲手采摘苹果,感受丰收的喜悦,还能品尝到新鲜的苹果和苹果制品,大家对此赞不绝口。

市场拓展成效显著,静宁苹果的销售版图不断扩大。当地积极组团赴北京、西安、深圳、丽江等地宣传招商,拓展销售渠道。静宁苹果成功入驻大湾区禹佳电商平台,红六福苹果打入美国市场,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合作洽谈也在积极推进,2024年苹果出口总额达2亿元。通过举办各类招商推介活动,静宁苹果与众多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提升了市场份额,进一步巩固了在全国苹果市场的领先地位。

金融创新为静宁苹果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2024年郑商所静宁苹果‘保险+期货’县域覆盖项目”启动,这已经是该项目连续第七年获批,也是全国实施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郑商所“保险+期货”项目。2024年项目总保费2000万元,在苹果品种保费规模和农户覆盖面上继续保持全国领先地位,有效化解了农户的生产经营风险,让果农们在种植过程中更加安心。

展望未来,静宁苹果产业将继续坚持创新发展,加大科技投入,不断提升产品品质和品牌影响力。持续深化产业融合,拓展市场空间,让静宁苹果走向更广阔的世界。